第32章 救回吴襄(2/2)

封闯王为陕北王,每年赐白银一百万两。给你们三日时间,如果闯王还没回复,我们就当他自寻死路。”

宋献策回去禀告李自成,李自成觉得这个条件可以接受,但是刘宗敏嚷嚷道:“大哥,我们在京城抢的白银远不止百万,我这就带人杀回京城,提白广恩的人头来见你。”

宋献策道:“权将军万万不可冲动,京城易守难攻,要是吴三桂和白广恩夹击我们,那我们必败无疑。当务之急,我们要查探军情,想办法保存实力,安全撤走。”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李自成道:“朕早就想结束东征,回西安去了,军师快想想办法吧。”

而李自成的军队,回不去京城,宋献策派人四处查探军情,要么从直隶去襄阳,要么出居庸关绕道回陕北,李自成偏向于出居庸关回陕北,那里是大顺朝的核心区域,农民军的老本营。李自成的皇后高氏,还有一帮王妃,还在西安的皇宫里。

为了表示诚意,李自成接受了吴三桂的条件,答应拿吴襄和在京城的窦贵妃做了交换。李自成对窦贵妃的柔软身子很是迷恋,觉得很特别,愿意交换人质。但是封陕北王的事,李自成没有答应,进京城前,他只想要当个陕北王,但入了京城,才觉得当皇帝好。

吴三桂和吴应熊也没计较,派人接回了吴襄,父子相见,相拥而泣。

吴三桂对儿子吴应熊说:“为父再也没有顾虑,你说下一步我们关宁军怎么办?”

“现在只需要放十万农民军出居庸关就行了。”吴应熊让吴三桂下令居庸关的关宁军放李自成的十万农民军出居庸关,只要他们不和关宁军作战。

因为居庸关外,豪格的两黄旗和济尔哈朗的两蓝旗也刚到,吴应熊算计的时间刚刚好。

李自成的十万大军,刚出居庸关,就遇到了豪格和济尔哈朗的三万满清大军。李自成的十万大军,还包括了运送粮草、辎重的部队,有战斗力的,也就李过率领的两万老营,还有刘宗敏挑选出来的五万部队,一共七万左右。在居庸关外,两军在途中相遇,各自摆开了阵势,生死大战一触即发!

当时,寒冬过后的北方,苍茫的大地上,杂草不生,光秃秃的多是坚硬的石头,给这场生死大战添了几分悲壮的背景。

“杀!杀!”豪格手下的将士军容整齐,口号震天,他们全都穿着厚厚的镶黄和正黄战袍。

“杀!杀!杀!”济尔哈朗的手下则穿镶蓝戎服,他们清一色的铁甲,外套马蹄袖短褂,穿黑色长靴,手拿朴刀,还有强弓,寒风将他们的旌旗吹得咧咧直响。

最引人注目的,是八旗兵脑袋背后绑的辫子也随风摆动,见了这些辫子兵,李自成的农民军两腿抖得更加厉害。

吴应熊知道,大战就要开始了,而明末的历史,就此改写,他的伟大征程,才刚刚开始!吴应熊虽然是一位宅男,但他懂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典故,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暂且不说,历史上十二酋长念念不忘“汉人强、满人亡”,禁科技、禁军工、禁出版、禁聚会、禁结社、禁练武,动不动诛心灭族来一场文字狱,是把沿海弄成无人区,从岳飞诗词到永乐大典都任意涂抹,把带有“中国”二字的古籍尽数删毁篡改历史,“宁与外贼,不与家奴”,这些黑暗的历史,吴应熊都知道,因为他从来不看电视上万人空巷的辫子戏——他知道,那些所谓康乾盛世,悲天悯人的主子,美丽的格格,动人的爱恋,温良恭俭让的奴才,都是从奔腾至死的鲜血里品味出被征服的浩荡凯歌,都是假的,都是文化的流毒。

吴应熊觉得,只要自己还活着一天,就决不让满清入主中原的历史重演,他要把满清的辫子,统统割掉,扔进历史的垃圾堆里,他要开创新的伟大时代,而这一刻,马上就要开始了,所以他很激动!


状态提示:第32章 救回吴襄(2/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