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再入轮回(1/3)


当有人问我,这个世界之外,是否还有我们完全不知道,却又有生物存在的世界时,我会告诉他:是的,而且它离我们很近,近在咫尺。

我们所认知世界的方式,在科学逐渐兴盛以来,更多的是依据现存的所有物质基础。无论是黑洞理论还是量子力学,无论是宇宙大爆炸还是经典牛顿力学,都逃不出这种绝对物质的认知。

对现代人来说,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世界即物质。物质,广袤浩瀚,无边无际。大到宇宙,小到夸克;形象到岩石,抽象到时间。我们所接触的任何东西都是物质,甚至我们人类自己,也是一堆物质的集合体。

然而,在科学真正为人所了解之前,我们人类又是如何认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呢?

想象。

在生产力极度低落的时代,人类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归结于拟人化的“神灵”,他们相信神灵的存在,并认为祂主导着世界的运行。因此原始时代的人类以声乐、舞蹈、献祭、膜拜乃至宗教来向神祈祷,祈求风调雨顺,祈求健康幸福,祈求长生不老。

然而,这个完全由人类原始思想所凝结的神灵当然没有人类所认为的无所不能的力量。祂只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作为一种虚幻的理念影响人们的生活。正是在神灵诞生的时间,世界各地开始兴盛起各式各样的神话,每个民族都试图用神话来解释他们所看见的自然界中发生的一切。

哲学家是最早开始探究世界本质的一批人。他们或许不相信世界是有神灵的,但却无法解释世界因何而起。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在某种程度上对世界本质的探究已经接近现代物理理论,但他们不会用实验来证明。德谟克利特是最早提出原子论的哲学家,他的伟大先知现在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证实。

但另一方面,与德谟克利特这种唯物论哲学家不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则认为世界由人类意识而产生。在他们的观点中,世界如神灵一样并非来自物质,而是来自意识。客观唯心派的代表人物柏拉图便认为世界之上还存有一个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完美的,现实世界是它的模拟。而主观唯心派却认为世界是由人的意志而生,人死了世界便不在了。

唯心主义的看法在如今已经很难让人接受了。即使是三岁的小孩也知道我们每天遥望的那轮美丽的玉盘其实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现代社会的每个人都相信科学能够解释现实中的一切,而物质就是这一切的基础。人们崇拜爱因斯坦,崇拜居里夫人,崇拜霍金,甚至崇拜麦克斯韦,因为他们用科学改变我们的世界,让我们所有人都更接近掀开世界神秘的面纱。

可是,真的是那样么?

人类科学发展到今天,仍旧无法弄清大脑的奥秘。而对于人类意识的研究,更是仅仅入门。弗洛伊德等一大批心理学家在人类心理的研究上长途跋涉,却最终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甚至弗洛伊德自己的学生荣格都不赞成弗洛伊德的理论。

人类意识之浩瀚,和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人类依靠自己思想所创造的世界或许比现实世界更加纷繁而美丽。

艺术家是最擅长驾驭这种意识的一类人,从他们的作品中便能依稀窥见他们思想的片段。那些或者抽象到令人感觉如一团乱麻的艺术品,或者与现实规律完全不符的艺术品,或者完全背离人性的艺术品,总是宛如最尖利的匕首狠狠扎进欣赏者的心。它们不合常理,却美轮美奂,如盛开在现实的枯萎之花。

而对这些浪漫的艺术家来说,它们眼中的世界和严谨的科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甚至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眼中的世界也和别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即使我们都相信世界由物质构成,但同样的东西在不同人的眼中却有截然不同的意蕴。这正如《蒙拉丽莎》的微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也不失为一种精致的科学,但它所追求的“科学”不是对现实规律的绝对尊崇,而是对艺术家审美意识的形象表现。科学更契合现实,而艺术更契合人类内心。艺术家通过自己对现实的感悟在意识中创造出审美意象,然后运用艺术材料和手段将之表现出来。作为艺术家,他们将自己的意识创作成艺术品,让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和欣赏。对艺术家而言,艺术品是一个浓缩的意识世界,也是一个物态化的意识世界。

艺术家的意识可以创造出精美的艺术品,那么,作为普通人类的我们,我们的意识又可以创造出什么呢?

这个问题似乎极少有人思考过。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没有创造力,但实际上每个人的想象力都无与伦比。一个人一生所做过的梦能写出一百本长篇小说,而且每个梦的内容都标新立异,出类拔萃。梦是想象力的集合,艺术家只不过是一群会做白日梦的人。

所以回到刚才的问题,我们普通人是否能够用意识创造些什么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一个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杰出的艺术家,参与整个世界的创建和架构。这就如同做梦,即使我们没有意识到,但创造已经开始,而且只要人类没有灭亡,便永远不会停止。

永远也不会停止。

轮回世界,主区,伊莎贝拉神圣殿堂,第3154次团队首脑非正式会议。

咆哮者格纳什烦躁

状态提示:第一章:再入轮回(1/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