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分节阅读_30(3/4)

,生母惠妃出身纳兰世家,是满清大族,宫中四妃之首,但仅仅因为嫡庶之分,从幼年开始就必须对小自己两岁的弟弟俯首称臣,事事排在其后。所以,康熙朝的皇子夺嫡事件中,其实大哥是最不甘心、也最执迷的人,也是唯一一个敢明目张胆地与太子作对的皇子。但也因如此,太子一废时皇父对大哥怨恨最重,宣示大哥为“乱臣贼子”,下令夺爵幽禁,派人严加看守,并对更番监视的官员下严谕:“若有玩忽职守者,以灭九族之灾惩治。”从三十七岁到六十三岁,整整二十六个春秋,大清曾经最威风的战场雄鹰就这样被折断了双翼囚禁在了府第高墙中。

不再执迷于皇位,跳出了夺嫡圈子,积极筹谋着改变大清,胤禩对他们几个兄弟的遭遇更是扼腕,都有经天纬地之才,且各有所长,如果能够消除芥蒂,勠力同心,大清还有何惧?可惜,胤禩也清楚那是不可能的,毕竟生在皇家,又怎么能逃得脱皇权的诱惑与兄弟阋墙的悲剧!但,哪怕希望渺茫,胤禩也想尝试一下,引导太子注意到西洋人的野心而后一道让满朝文武关注此事,一是为解决大清未来的忧患,二则是为了转移众兄弟的注意力。胤禩清楚他这些兄弟的性格,都是骄傲有血性的人,只要是攸关大清存亡的大事,可以暂时放下成见,这也是他想出避免康熙四十七年后一连串悲剧的唯一可能。

胤禔的注意力果然转移到了胤禩所提的沙俄,蒙古准格尔部噶尔丹叛乱耗时十余年才得以平定,大小战役数十场,可以说跟其背后有沙俄的支持和唆使关系甚大。西洋国家毕竟需要远渡重洋才能有来往,但沙俄与大清接壤,除了雅克萨大战外,也时常侵扰大清边境。胤禔夺嫡的最大优势是军功,对战事这些方面的关注要远胜其他兄弟,说起提防这些黄头发蓝眼睛的洋人比起其他皇子倒是多了几分认同。

“洋人的不轨之心,的确不可不防,但光是太子上折还不足以引起皇阿玛和其他大臣的重视,只会以为太子是另有所图。八弟从不做无的放矢的事,必有下一步的安排,大哥我没说错吧?”

“确是如此,其实自朝鲜通商口岸开放、大清旗人出海经商后,西洋国家对大清的内政就没少打探过。据我和九弟探得的消息来看,最近几年英吉利、法兰西常有使者往来沙俄,怕是有勾结在一起图谋我大清的举动。”胤禩这话也算是真假参半了,西洋国家的确有派间谍来大清,但暂时还没有与大清直接撕破脸的打算,是九弟在贸易往来中让洋人吃了不少亏,心中自然十分恼火,而他与雅尔江阿等人又故意布下迷障给了洋人错误的认识,才使得他们决定与沙俄合作来一探虚实。

“看来雅克萨之战根本没让那帮黄毛记住教训,想要卷土重来,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胤禔将沙俄那边的不轨心思记下,却也没忘了今日叫胤禩来的目的,“对太子,八弟也只是在尽臣子的本分,既然如此,何不与大哥一道共谋大事?皇阿玛对太子的心思,八弟不会没看出来?”

胤禩心中不由地苦笑,大哥终究是深陷局中了,“就是看明白了,才更不想去插手,也希望大哥能及早抽身。太子是皇阿玛最宠爱的皇子,尚且如此难做,大哥真的有自信能取而代之?一旦太子有事,皇阿玛难保不会迁怒他人,大哥那时如何应对,可有想好?大哥你有凌云之志,可也要为惠母妃、大嫂和侄子侄女们考虑啊!”

胤禔端酒杯的动作一顿,而后将酒一口饮完,道:“放眼整个大清,除了额娘,也只有八弟你反复在我耳边念叨这些了。有时候,大哥对你的不识抬举也恼恨的很,可是也庆幸能有你这个兄弟。八弟,你知道大哥的,都到这一步了,退不得,更不想退。”

“大哥……”

“不说了,今天心情还不错,八弟就好好陪大哥喝一顿吧。” 胤禔摆手打断了胤禩的话,又让下人上了一壶酒。

“……好。”

翌日,直郡王府书房中,明珠沉吟半响道:“听八贝勒的话,西洋人确实是不安分了,太子也因此而上折子,倒不是冲我们来的。但也未尝没有通过这次事件在万岁爷和诸位大臣面前表现的心思,而且一旦此事办妥,声望必定大增,储君之位就更稳固了。郡王爷,我们必须早作打算。”

胤禔点头,“太子那边的确是不能放松警惕,但不要影响到对洋人行动的判断和处理,如果沙俄那些蛮夷胆敢挑衅我大清,决不可姑息。”

“这……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行动必然会有所桎梏,甚至可能会帮到太子。”明珠有些不甘心,若按胤禔的意思这次大好的机会就可惜了。

“明相一心为我考虑,我都明了,但一切都重不过大清。更何况,皇阿玛和太子之间的关系早就有了裂痕,便是此事成了也未必是对太子有利。”身为大清的皇长子,胤禔数次浴血奋战、守卫大清国土,自然不乐意看到外敌作祟时自己人里有了内讧。他不服太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养尊处优、未曾体会过八旗将士血战卫国艰辛的皇子,凭什么让他俯首称臣!太子如此,尚且让他看不上眼,明珠用损害大清利益的方式来为他谋划的想法,胤禔的自尊决不接受。

“好吧,我明白了。”共事十余年,明珠自然明白胤禔说了这话,就绝无改口的意思,也只能先在面上答应下来。

☆、第

状态提示:_分节阅读_30(3/4)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