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出师表》被历史误读(1/5)


第一节、《出师表》被历史误读

忧国忧民的大诗人、诗圣杜甫参观了孔明的成都武侯祠,从心底发出感叹:“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由此,人们似乎参悟了《出师表》,参悟了孔明。由《出师表》一文,人们便认知了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可贵品质。知道了孔明是天下第一忠臣。《出师表》载着孔明的忠诚,走进了千家万户,孔明伴随《出师表》千古扬名。如果我们结合历史来读《出师表》,我们发现《出师表》被历史误读了。

我们只知道《出师表》表达了孔明的忠诚,却不知道其掩藏了孔明的虚伪。

《出师表》中有句谈理想的名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静止地看确实表现了孔明先生洁身自好的“岩穴之士”的清流之风,但联系孔明先生的言行来看,我们会发现“不求闻达于诸侯”是虚,是虚伪。“苟全性命于乱世”是伪,是伪装。孔明先生真的是“不求闻达于诸侯”吗?我们无论从《三国志.诸葛亮传》来看,还是从《三国演义》来看,都明白孔明先生是好为《梁父吟》,每自比管仲、乐毅。《梁父吟》到底写些什么?由于失传,我们无法知道。但结合“每自比管仲、乐毅”这句来读,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梁父吟》应该是励志读物。好为《梁父吟》,应该是经常以《梁父吟》来激励自己。由此,你能说孔明先生是“不求闻达于诸侯”吗?如果这还不明显。再看第二句,“每自比管仲、乐毅”。管仲是什么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恒公完成霸业,使齐恒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乐毅是什么人?乐毅,是传扬千古的名将。每每与这两人相比,这无疑是以这两位贤人为偶像,激励自己奋发向上。这难道说孔明先生是“不求闻达于诸侯”吗?还有第三,和孔明先生经常在一起的人是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还有一个叫孟公威的汝南人,他们四个在一起曾聊到理想。孔明对他这三位朋友说:“卿三人仕可进刺史,郡守也。”三人反问孔明先生可以做到多大的官,孔明笑而不答。这笑而不答暗藏玄机,结合每自比管仲、乐毅,可知其志向远大,也可以肯定,其志向要在刺史,郡守之上。由此,我们能相信孔明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吗?所以说“不求闻达于诸侯”是虚,是虚伪。

再谈“苟全性命于乱世”。孔明先生真的是“苟全性命于乱世”吗?肯定不是!他虽然躬耕于南阳,他是躬而不耕,只是学学“岩穴之士”的样子,并不想做“岩穴之士”,而是四处寻访名士,四处寻访的结果是什么呢?是赢得了“卧龙先生”的名传天下。真的“岩穴之士”是怕人家知道了自己有贤德,才到岩穴里隐居的。孔明先生是怕人家不知道世上有“卧龙先生”,才借躬耕来求名的。所谓“卧龙先生”不是“卧龙在家”,而是“见龙在田”。

什么叫“见龙在田”呢?这是《易经》里的卦词。简单的解释是“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世。”孔圣人对此的解释是“这是指有龙一样的德性而行中正之道的人。这种人,他的日常言论说到做到,他的日常行为谨慎小心,防止一切杂念,心存诚实,嘉惠世人,却不以此夸耀。以伟大的道德行为,感化世间的一切。”虽然孔明先生不像孔圣人解释的那样,具有伟大广博的道德行为,但用“见龙在田”来比照“躬耕南阳”,说明孔明先生准备好了,随时准备出山。这一点是很恰当的,不然刘备是怎么找上门来的呢?虽然见面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但一口说出“隆中对”,应该是早有准备的。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说孔明先生“苟全性命于乱世”,是“生于乱世”,但不是“苟全性命”,而是高唱“梁父吟”,以待时机成熟一展抱负。“卧龙”的名声传出去了,刘备来了,孔明走出了南阳,得以闻名诸侯,声震天下。所以说“不求闻达于诸侯”是假,是假象。“苟全性命于乱世”是伪,是伪装,以其来掩饰“不求闻达于诸侯”。

我们只知道《出师表》表达了孔明的忠诚,却不知道其中暗藏了孔明的奸诈。

我们说孔明虚伪,虚伪只是用来伪装自己。我们说孔明奸诈,那么奸诈就是制造假象,迷惑欺骗他人。他的奸诈表现在那些方面呢?奸,是指其耍手段,别有用心。诈,是欺诈迷惑人心。《出师表》表面看来,是孔明借出征北伐之际,向刘禅表达自己的忠诚。而实际上是借出师北伐之计,以先主这个死人之口来打压、控制刘禅这个活着的后主,以达到控制朝廷的目的。“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表面看来是教刘禅怎么做,实际是暗讽刘禅无能。“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这里,孔明借刘备之口推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控制了宫中,推荐向宠控制了军队。由此,剥夺了刘禅的权力,控制了刘禅行为,这里就是借死人,压活人,达到了自己控制刘禅,控制朝廷的目的。而且以先帝刘备之口来实行自己的主张,更具欺骗性。大家知道,这些人肯定不是先帝曰

状态提示:第一节 《出师表》被历史误读(1/5)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